DeFi的機會與挑戰
Last updated
Last updated
世界著名學者 Carlota Perez 在 2001 年互联網泡沫後,發表了頗具影響力的著作《技术革命與金融資本》。在書中,她分析了過去 250 年來發生的五次「發展浪潮」:工業革命、鐵路爆發、鋼鐵時代、大規模生產時代、信息互联網時代。
書中認為每次科技發展浪潮的發展,都遵循同一個可預測的6 輪發展順序,表現為技術生命週期(s 曲線):醞釀期,劇烈繁殖期,興奮期,整合期,成熟期,最後是衰落期。
我們運用上面的技術生命週期(s 曲線)理論來看待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發展,區塊鏈仍處於技術發展生命週期的醞釀期,並有沒到達泡沫破滅期。只是因為區塊鏈技術在其生命週期的早期階段就實現了金融的流動性,因此泡沫來得更早。
相比於傳統金融,DeFi 去中心化金融擁有明顯的優勢和廣泛的應用前景,但因為整個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歷史發展太過短暫,目前也尚處於初期階段。
DeFi 在現階段的發展,以及可預期的未來裡,有 4 個方面的機遇:
一是對已有金融業務或服務的分布式改进與升級。金融雖發展了千年,技術和記帳方法在演化,但不少本質邏輯是沒有變化的,例如資產抵押借貸的需求,抵押物清結算,金融系統的安全、嚴格風控等,在DeFi 金融領域照樣存在,而不是顛覆,只是對傳統金融和服務進行改進和升級,使其符合時代和金融的新需求、新發展;
二是成為新興的金融場景和需求下的分散式基礎支撐;
三是在區塊鏈網路上,跨主體提高結算效率、重構治理信任,協調多主體合作;
四是各个 DeFi 项目的互聯互通。現在的 DeFi 项目都是點狀分佈,缺乏聯繫的紐帶。比如一家主經紀商提供保證金服務,但各基金仍然需要在不同的交易所上分別提交抵押品。
如果說,現代金融體係是基於國家和民族构建的信任和社會關係,那麼DeFi 將是經濟全球化、互联网信息全球化,乃至全球一體化進程中,最為重要的底層基石,將链接更多國家和地區,更多的用户和民眾,更多的經濟組織和生產協同,實現更加繁榮的世界經濟新形態。
除此之外,DeFi 也同樣面臨着諸多挑戰:技術上的根本性制约、業務上較大的約束和轉變成本、整體區塊鏈產業的協同推進問題以及無法忽視的監管。